2017-01-04 09:23:58来源:新浪编辑:西梅罗
乒超联赛商业模式鸡肋 乒超联赛难以模仿中超CBA
2016年的最后一天,乒超总决赛在合肥落幕。但围绕在乒超本身的话题一直不断,特别是当下的乒超面临着变化了的大环境,如何更好的进行联赛市场化、人才职业化以及运营商业化的改革,成为联赛最头疼的问题。
近二十年的发展史中,乒超一直在努力打造中国顶级的职业联赛,但事实证明,这一切并非那么容易,哪怕乒乓球是“国球”。
从中超、CBA到排球联赛以及羽超联赛等,中国主流体育项目都在谋求市场化、商业化的开发。中超历经二十多年的打磨,终于在今年出现了顶峰时刻,5年卖出了80亿元的天价版权。而CBA联赛也终于成立中职篮公司,进一步的推动联赛的市场化进程。对拥有着众多顶级资源的国乒来说,乒超联赛本可能施展的空间更大,但仍有尴尬之处。
在乒超引入了摘牌制后,各大金主俱乐部开始砸重金抢购特级运动员,但在后续维系球队运转时,依然需要高额的资金,如何回本,甚至盈利,成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。商业开发、门票、代言等等,一切看着十分诱人,却又可望不可即。
透过央视直播可看到,乒超上座率几乎都是爆满,但票房却十分惨淡,因为很多是赠票。当俱乐部主场无法通过门票来收入时,不得不“卖主场”。
据悉,乒超一场普通的联赛主场成版权售价最低为15万元,如果是重点赛事,可能卖到30万元左右。除了“卖主场”,俱乐部本指望明星运动员带动商业开发,但这块肥肉却是中国乒乓球协会所有。据《乒超联赛竞赛指南》中规定,“凡是运动员的肖像权归中国乒协所有,即使俱乐部赞助商也不能让自己赞助的队员为企业代言广告。乒协拥有包括且不限于竞赛主办权、电视转播权、广播和网络视频专有权和商业开发及经营所有权等。”此前山东鲁能队就透露一组数据,“张继科的肖像权还是在乒羽中心手里,一场活动,如果有国手参加,活动收入45%是归乒羽中心所有,15%上交国家队,队员可留下15%,那俱乐部的收益只有25%。”
如今乒超有了更多有意向加入体育产业发展的大潮中的企业,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乒超继续下去,但每次联赛推进的背后,依然是高额的烧钱行为,能否持久下去,仍是个问题,就连乒羽中心主任刘晓农都不得不承认,如今的乒乓球和足球篮球联赛是没法相比,商业价值依然不高。
乒超真如刘晓农所说的“因为联赛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,造成很多事都是在即将开始前才最终确定”吗?其实不然。早在数年前,有专业人士提出,如果乒超能按市场规律成立真正的“乒超公司”,将乒协有形、无形资产与各参赛俱乐部的资本投入结合起来,搭建股份制公司的经营结构,固定各俱乐部赛会主场,彻底改变翻牌俱乐部被动经营模式,使参赛俱乐部的主场固定下来,培养俱乐部的球迷主体,那联赛就不愁可持续发展的好景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