体球网 www.tiqiu.com

menu

2017-07-28 13:43:39来源:腾讯体育编辑:趣球七仔


孙杨老家在杭州哪里 中国游泳名将尽出浙江杭州

孙杨成就世锦赛男子400米自由泳三连冠,并首夺200米自游泳世锦赛金牌;徐嘉余摘得中国男子首枚仰泳世锦赛金牌。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上,中国代表团中的“浙江水军”再度惊艳四方。

从罗雪娟到孙杨叶诗文傅园慧,“中国游泳看浙江,浙江游泳看杭州”此言不虚。这两年,随着宁波的汪顺、温州的徐嘉余、李朱濠等运动员的崛起,“浙江水军”的集团优势也愈发明显。

地处江南水乡,浙江人似乎天生就对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感情,游泳被当做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,家长们也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泳池中得到锻炼。每年暑假,家长们总是争先恐后地将小孩送到游泳馆。游泳培训班需要排队,这在其他城市并不常见,但在杭州却司空见惯。

下午2点半,陈经纶体育学校室内游泳馆对外开放时间结束,游泳馆外一群家长带着孩子早已经在门口等候了。来学游泳的孩子们都很小,有些才刚到上幼儿园的年纪,教练把他们叫做“苗苗班”。在教练的指导下,孩子们被分成几组,排成一排趴在泳池边开始进行简单的打水练习,根据表现,有运动天赋的小孩将有机会留下来深度学习。

“打个比方,有100个小孩,可能会有20个小孩在游泳这方面是有天赋的。那一年以后,再从这20个苗子中进行选拔,最后留下来的孩子可能也就5到10个。根据小孩的情况,每年都在做这样的更新。”叶诗文的启蒙教练魏巍说。

杭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季刚介绍说,陈经纶体校今年选材的人数是1300人左右,经过三期选材培训后,将从中选出350名有发展潜力的游泳优秀苗子充实到训练队伍中,保证训练规模常年保持在1200名以上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杭州游泳的模式中,没有对孩子们进行“三集中”——即传统意义上的“集中训练,集中学习,集中管理”,也没有使用“拔苗助长”的大运动量训练,而是坚持采取“走训”,让孩子在各自的学校上课,每天下午下学后从4点半到6点钟到附近的游泳学校进行一个半小时的训练,周末双休日进行两个半天的训练。

正是这种业余体制让家长们没有了后顾之忧。“游泳是最基本的求生技能,无论孩子能否被教练选中进行专业培训,至少能够强身健体和自我保护。”在谈到当初送叶诗文去学游泳的初衷时,叶诗文的父亲叶青松如是说。

“毕竟奥运冠军是万里挑一,那些到不了金字塔尖的孩子们通过学习游泳,既能拥有一个强壮的身体,达到一定水平,也能通过特长生考进各个高校。”孙杨的启蒙教练朱颖说,很多高校现在只要学生游泳达到一级水平就可以走特长生招生通道,这也解除了一些家长的后顾之忧。

所谓见贤思齐,杭州游泳模式的成功,很大程度上在省内也起到了积极示范作用。温州市曾经连续九届荣膺“全国游泳之乡”的称号,不过近些年和杭州相比,两地在游泳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。温州市体育局训竞处处长陈红说,从2010年开始训竞处决心对游泳项目进行改革突破,在原有训练点上,新增了瓯海体育中心等7个训练点。“与此同时,我们引入社会力量办体育,在游泳项目上形成了体校、民办、公办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局面,训练人数也增加到1300多人,整个游泳的选材面一下子扩大了。”

为了充实教练员的力量,温州也探索将优秀的教练员安排去基层教学。徐嘉余的大师兄、自由泳名将吕志武曾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一枚铜牌。2013年退役后,他便回到温州从事基层游泳培训工作。“现在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培训班,小运动员的基础技术和临场能力都比较好,我们要向杭州学习,在起步阶段就开始缩小差距。”陈红说,这几年他们花了大力气在游泳的硬件和软件上进行升级。

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院长、中国游泳队原总教练张亚东说,浙江游泳的人才培养、选拔机制,加上“全民游泳”氛围的营造三大方面促成了浙江游泳今天的优势地位。“浙江游泳从来没有只重视一个地区而轻视其他地区,我们一直是希望形成齐头并进的格局,所以在培育和挖掘人才时也是不拘一格,希望通过全省一盘棋打造大浙江的概念,让浙江游泳水平整体能够向上、持久、有生命力。”

傍晚时分,晚霞斜映,一批被教练选中的苗子结束了训练,正在陆陆续续离开游泳馆。经过六到七年的业余训练,他们中表现优秀的孩子将有机会进入到专业队,继而沿着前辈们的足迹,在泳池里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。

分享到